- 關(guān)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(diào)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徐說內(nèi)經(jīng)素問54針解之針刺補泄

【byb.cn XJ上一篇,也就是素問的第53篇刺志論,講的是什么呢?第一個難點就是這個"志”。"志”在這里的意思是指記載的文章,比如~志、地方~、墓銘~等。刺志,就是講的有關(guān)針刺要點的文章。本篇論述了虛、實的要點及針刺補瀉手法,這些都是針刺中的重要內(nèi)容,應當牢記不忘,所以篇名為"刺志論”。其內(nèi)容包括虛實要點;例舉了多種正常與反常的情況;針刺補瀉的一般方法?!?/span>氣實形實,氣虛形虛,此其常也,反此者病”?這句話揭示了人體正氣與形體的正常對應關(guān)系,成為中醫(yī)診斷虛實病機的經(jīng)典原則,也是《素問·刺志論》中最著名的論述,是岐伯對虛實辨證的核心總結(jié),常被后人引用。
本篇,也就是素問的第54篇針解,講的是什么呢?針,當然是指針刺法;而這里的解,當作解說、解讀講,換言之,針解篇要闡明的就是對針刺法之解讀,最主要講的是針刺法中的補泄是如何應用的?!端貑枴め樈馄分?strong>最著名的論述集中在針刺補瀉手法的核心原則,其中以下三句話被歷代醫(yī)家視為經(jīng)典:
1、?"刺虛則實之者,針下熱也,氣實乃熱也;滿而泄之者,針下寒也,氣虛乃寒也"?,此句闡釋了虛證用補法(針下發(fā)熱)、實證用瀉法(針下寒涼)的機理,通過針感判斷正氣與邪氣的消長變化
2、?"菀陳則除之者,出惡血也"?,提出瘀血證需刺絡放血的治療原則,成為后世"祛瘀生新"理論的重要依據(jù)
3、?"徐而疾則實者,徐出針而疾按之;疾而徐則虛者,疾出針而徐按之"?,總結(jié)出補法(慢出針快按壓)與瀉法(快出針慢按壓)的操作規(guī)范,至今仍是臨床針刺補瀉的標準手法
這些論述系統(tǒng)建立了中醫(yī)針刺治療的辨證施治體系,其中"針下熱/寒"的針感判斷方法,以及"出針按壓"的補瀉技術(shù),被《針灸大成》等后世經(jīng)典反復引用

【原文】
黃帝問曰:愿聞九針之解,虛實之道。
岐伯對曰:刺虛則實之者,針下熱也,氣實乃熱也;滿而泄之者,針下寒也,氣虛乃寒也。
菀陳則除之者,出惡血也。
邪勝則虛之者,出針勿按。
徐而疾則實者,徐出針而疾按之;疾而徐則虛者,疾出針而徐按之。言實與虛者,寒溫氣多少也。
若無若有者,疾不可知也。
察后與先者,知病先后也。
為虛與實者,工勿失其法。若得若失者,離其法也。
虛實之要,九針最妙者,為其各有所宜也。
補瀉之時者,與氣開闔相合也。
九針之名,各不同形者,針窮其所當補瀉也。
實須其虛者,留針陰氣隆至,乃去針也;刺虛須其實者,陽氣隆至,針下熱,乃去針也。
經(jīng)氣已至,慎守勿失者,勿變更也。
深淺在志者,知病之內(nèi)外也。近遠如一者,深淺其候等也。
如臨深淵者,不敢墮也。手如握虎者,欲其壯也。神無營于眾物者,靜志觀病人,無左右視也。
義無邪下者,欲端以正也。必正其神者,欲瞻病人目制其神,令人易行也。
所謂三里者,下膝三寸也。所謂跗之者,舉膝分易見也。巨虛者,蹺足獨陷者。下廉者,陷下者也。
帝曰:余聞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,愿聞其方,令可傳于后世,以為常也。
岐伯曰:夫一天、二地、三人、四時、五音、六律、七星、八風、九野,身形亦應之,針各有所宜,故曰九針。
人皮應天;人肉應地;人脈應人;人筋應時;人聲應音;人陰陽合氣應律;人齒面目應星;人出入氣應風;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。
故一針皮,二針肉,三針脈,四針筋,五針骨,六針調(diào)陰陽,七針益精,八針除風,九針通九竅,除三百六十五節(jié)氣,此之謂各有所主也。人心意應八風,人氣應天,人發(fā)齒耳目五聲,應五音六律,人陰陽脈血應地,人肝目應之九。
- [書評]徐說內(nèi)經(jīng)素問54針解之針刺...10-20
- [事件]兩法自測身體瘀沒瘀10-19
- [事件]心靜為何自然涼10-19
- [事件]血壓越低越好嗎10-19
- [事件]睡覺流口水警惕幾種病10-17
- [事件]長壽不是一個人的事10-17
- [事件]頻繁染發(fā) 小心傷腎10-17
- [本站]肝經(jīng)中最容易堵的三個點10-16